Create Value For Industrial Customers
企业文化
首页>企业文化

 5S 细节检测

(2017-12-5 13:49:07)

 

 5S 管理

(2017-12-5 13:49:44)

 

 复盛ELLIOTT系列离心式空压机介绍

(2016-12-5 15:51:46)

 

 空压机技术参数及专业术语大全

(2016-11-11 15:36:01)

 

 全球四大压缩机生产商分别是什么?都是哪个国家的?

(2016-11-11 15:29:57)

 

 离心压缩机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2016-11-11 14:28:11)

 

 《哈佛商业评论》最佳文章: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2016-11-11 14:22:02)

 

 组织行为学专题 提高积极性:Motivation Process

(2016-7-14 13:33:23)

 

 组织文化专题 组织文化和组织背景气候

(2016-7-14 13:30:50)

 

 组织行为学专题 第11章:交流

(2016-7-14 13:28:20)

 

 组织行为学专题介绍 序章:人类的秘密,你不知道的世界

(2016-7-14 13:13:24)

 

 怎样做得更好

(2016-1-9 4:47:05)

 

 我们的使命

(2010-8-16 15:09:21)

5S 细节检测

1、是否已将不要的东西丢弃(如文件、档案、图表、文具用品、墙上标语、海报);
2、地面、桌子是否显得零乱;
3、垃圾筒是否及时清理;
4、办公设备有无灰尘;
5、桌子、文件架是否摆放整齐,通道是否太窄;
6、有无文件归档规则及按规则分类、归档;
7、文件等有无实施定位化(颜色、标记、斜线);
8、需要文件是否容易取出、归位,文件柜是否明确管理责任者;
9、是否只有一个插座,而有许多个插头;
10、办公室墙角有没有蜘蛛网;
11、桌子、柜子有没有灰尘;
12、公告栏有没有过期的公告物品;
13、饮水机是否干净;
14、管路配线是否杂乱,电话线、电源线是否固定得当;
15、办公设备随时保持正常状态,有无故障;
16、抽屉内是否杂乱,东西是否杂乱摆放;
17、私人用品是否整齐地放置于一处;
18、报架上报纸是否整齐摆放;
19、盆景摆放,有没有枯死或干黄;
20、有无文件传阅的规则;
21、当事人不在,接到电话时,是否有“留言记录”;
22、会议室物品是否摆放整齐和标识;
23、工作态度是否良好(有无谈天、说笑、看小说、打磕睡、吃零食现象);
24、有没有注意接待宾客的礼仪;
25、下班后桌面是否整洁;
26、中午及下班后,设备电源是否关好;
27、离开或下班后,椅子是否被推至桌下,并应紧挨办公桌平行放置。

复盛ELLIOTT系列离心式空压机介绍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7-12-5 13:49:44

5S的起源
5S的沿革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5S的发展
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的公司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节约(Save)及安全(Safety)这两个要素,形成了“7S";也有的企业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坚持(Shikoku),形成了“10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谓“7S"、“10S"都是从 “5S"里衍生出来的。
5S现场管理法的内容
5S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 (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
遵守规定的习惯
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
文明礼貌的习惯
 
5S现场管理法:整理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 
¨ 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
¨ 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目的:
¨ 腾出空间,空间活用
¨ 防止误用、误送
¨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待返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
¨ 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俞变窄小。
¨ 棚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
¨ 增加了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
¨ 物品杂乱无章的摆放,增加盘点的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注意点:
¨ 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
 
实施要领:
¨ 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 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 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 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 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
¨ 每日自我检查
 
 
5S现场管理法:整顿
 
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
明确数量,并进行有效地标识。
 
目的:
¨ 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 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注意点:
¨ 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实施要领:
¨ 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
¨ 流程布置,确定放置场所
¨ 规定放置方法、明确数量
¨ 划线定位
¨ 场所、物品标识
 
整顿的"3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 放置场所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
物品的保管要 定点、定容、定量
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 放置方法
易取
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
¨ 标识方法
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标识 
现物的表示和放置场所的表示
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统一
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
 
整顿的"3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 定点:放在哪里合适(具备必要的存放条件,方便取用、还原放置的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区域)
¨ 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可以是不同意义上的容器、器皿类的物件,如:筐、桶、箱篓等,也可以是车、特殊存放平台甚至是一个固定的存储空间等均可当作容器看待)
¨ 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对存储的物件在量上规定上下限,或直接定量,方便将其推广为容器类的看板使用,一举两得)
 
 
5S现场管理法:清扫
 
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
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
¨ 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 稳定品质
¨ 减少工业伤害
 
注意点:
¨ 责任化、制度化。
 
实施要领:
¨ 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 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
¨ 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5S现场管理法:清洁
 
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目的:
¨ 维持上面3S的成果
 
注意点:
¨ 制度化,定期检查。
 
实施要领:
¨ 落实前面3S工作
¨ 制订考评方法
¨ 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 高阶主管经常带头巡查,以表重视
 
5S现场管理法:素养
 
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培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开展5S容易,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须靠素养的提升。
 
目的:
¨ 培养具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
¨ 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
¨ 营造团体精神
 
注意点:
¨ 长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实施要领:
¨ 制订服装、仪容、识别证标准
¨ 制订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 制订礼仪守则
¨ 教育训练(新进人员强化5S教育、实践
¨ 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晨会、礼貌运动等)
附录一
1、是否已将不要的东西丢弃(如文件、档案、图表、文具用品、墙上标语、海报);
2、地面、桌子是否显得零乱;
3、垃圾筒是否及时清理;
4、办公设备有无灰尘;
5、桌子、文件架是否摆放整齐,通道是否太窄;
6、有无文件归档规则及按规则分类、归档;
7、文件等有无实施定位化(颜色、标记、斜线);
8、需要文件是否容易取出、归位,文件柜是否明确管理责任者;
9、是否只有一个插座,而有许多个插头;
10、办公室墙角有没有蜘蛛网;
11、桌子、柜子有没有灰尘;
12、公告栏有没有过期的公告物品;
13、饮水机是否干净;
14、管路配线是否杂乱,电话线、电源线是否固定得当;
15、办公设备随时保持正常状态,有无故障;
16、抽屉内是否杂乱,东西是否杂乱摆放;
17、私人用品是否整齐地放置于一处;
18、报架上报纸是否整齐摆放;
19、盆景摆放,有没有枯死或干黄;
20、有无文件传阅的规则;
21、当事人不在,接到电话时,是否有“留言记录”;
22、会议室物品是否摆放整齐和标识;
23、工作态度是否良好(有无谈天、说笑、看小说、打磕睡、吃零食现象);
24、有没有注意接待宾客的礼仪;
25、下班后桌面是否整洁;
26、中午及下班后,设备电源是否关好;
27、离开或下班后,椅子是否被推至桌下,并应紧挨办公桌平行放置。

复盛ELLIOTT系列离心式空压机

 

FS-ELLIOTT为您提供全球最可靠的工业气源,美国埃利沃特离心空压机 
FS-ELLIOTT的离心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加工、汽车制造、制药、电子元件制造、采矿、纺织、造纸和纸浆、空气分离等众多领域。对于每一个有工业气源需求的客户,我们为您度身定制的PAP PLUS系列离心式压缩机将使您受益无穷! 
在传统的空气应用领域之外,FS-ELLIOTT在符合API672标准的压缩机组的应用领域中也始终处于领导地位。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 员和大规模的装配基地,可以为每一位客户度身定制满足客户规范和特定工况的压缩机组。这些压缩机组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油气开采设备、炼油厂、化工厂和石 化厂等。这些符合API672标准的压缩机组也证实了FS-ELLIOTT提供真正的工业用压缩空气的能力。 
PAP PLUS系列离心式压缩机优秀的节能表现、极高的可靠性和维护保养方便等特性,不但为您节约了电力资源,而且为您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PAP PLUS系列离心式压缩机提供的100%全无油的清洁压缩空气,可以保护您的空气管道、仪器仪表和生产工艺不被污染。 
FS-ELLIOTT所有型号的压缩机都遵循着简单一致的设计理念:世界领先的制造技术结合稳定的可靠性,可以确保客户系统的关键运作不被中断或受到损害。完善的设计理念及全面终生服务,使FS-ELLIOTT成为工业用压缩空气技术领域中国公认的领导者。 
集高效、节能、可靠于一身的FS-ELLIOTT系列离心式压缩机可以为您提供流量范围600~18,000 CFM(1,020~30,600 m3/hr),功率范围200~3,500HP(150~2,600 KW)的离心式压缩机. 
值得您信赖的10大理由 
1.高效率的基本工况和变工况运行 
利用现代尖端技术的叶轮设计,可提供最佳的运行效率 
最优的级间比分配和高效的级间冷却,可最大程度降低能耗 
2.年运行效益最佳 
PAP PLUS系列离心式压缩机根据环境空气温度和工厂用气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进气阀,实现机组的最佳运行效益,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3.运动部件最少 
主要部件均非易磨损的滑动件或摩擦件 
回转部件上均无易脱落的涂层 
4.可靠耐用的工业设计 
AGMA 13/ISO-DIN 4级高精度斜齿轮,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和震动 
可倾瓦块式双向止推(径向/轴向)自动调心滑动轴承,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相对于固定轴承来说稳定性较好 
双向推力轴承,确保机组在各种负荷情况下均能安全高效的运行 
不锈钢材质叶轮,可有效防止由空气中含有特殊气体和水分而引起的锈蚀和腐蚀 
5.卓越的整体组装式设计 
辅助设备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现场的安装工作 
可靠高效的无故障运行 
振动小,噪音低 
自持式低压润滑系统 
机组自带的本机控制系统操作简便 
高效的中间冷却器内置于机组中,采用了直通管道的设计,水走管内,气走管外,便于维护,可靠性好 
6.安装简便,成本低廉 
机组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外部连接数量最少 
零部件紧凑的布置,使基础和整个机组所占空间最小 
运行安静,稳定,噪音低 
7.提供100%全无油气源 
PAP PLUS系列离心式空压机密封系统的设计,保证为您提供100%全无油的压缩空气 
可提供压缩空气清洁度证明 
油路系统的设计可防止润滑油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而造成设备停机 
8.简单的设计易于使用,各种操作选项简单明了。通过最新的高科技显示器可以轻松自如地实现压缩机的各种控制功能 
控制器可以控制自动开机和停机的顺序,并给予操作员适当的提示以防止误操作 
实时监测温度、压力和振动值 
9.便捷的维护保养 
压缩机的设计使零部件的维护保养简便易行 
齿轮箱、小齿轮轴承、大齿轮轴承、大齿轮轴承和密封件均采用水平剖分式,使故障检查和维护检查和维护保养易于操作 
中间冷却器采用了直通管的设计,无须拆下冷却器既可直接用管道通条进行清理 
大齿轮和小齿轮非套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 
10.专业的售后服务 
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支持 
保证24小时全年无休服务响应 
数十年的专业售后服务经验 
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 
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您提供包括设备运行及维护保养的全方位的培训服务 
FS-ELLIOTT 
PAP PLUS系列离心式压缩机 
兼具高可靠性和便于维护性,设计排气量 
从600-18,000CFM(1,020-30,300M3/hr) 
FS-ELLIOTT是您的最佳选择 
如果您需要100%全无油的高品质压缩空气,请选择FS-ELLIOTT。我们将为您提供完全满足您需要的压缩空气。 
在食品和饮料加工、汽车制造、制药、电子元件制造、采矿等各个应用领域,我们的客户已经深刻地理解了FS-ELLIOTT PAP PLUS系列离心式压缩机的卓越和不凡。正是一百多年来在离心式压缩机设计和制造领域的经验积累造就了FS-ELLIOTT的卓越和不凡;正是在许多要求 较高的应用工况条件下长期无故障运行所代表的高可靠性和高质量标准造就了FS-ELLIOTT的卓越和不凡;正是全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简单的经济的维护 保养服务造就了FS-ELLIOTT的卓越和不凡。 
当压缩空气成为您工厂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即使只是一天故障停机也将导致无法预估的损失。而PAP PLUS系列离心式压缩机的长期可靠性为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其他值得您信赖的理由有: 
。维修便捷,成本低。水平剖分式齿箱便于检查内部零部件。拆除齿轮箱上盖即可对密封件、轴承和齿轮进行检修。所有主要部件,包括齿轮、中间冷却器、空气动力学部件、润滑系统和控制系统,高度集成化,便于单独进行检修。 
。回转部件和运动部件较少,可靠性较高。唯一的运动部件是两个转子和一个齿轮。 
。拆除并重新安装转子后,无须重新进行动、静平衡。 
。安装简便 
。标准化设计便于技术改进。只需简单地改进硬件设施即可满足新的运行工况。 
。噪音水平符合甚至低于OSHA的规定值。 
FS-ELLIOTT的PAP PLUS系列离心式压缩机是您的最佳选择。 
如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就近联系FS-ELLIOTT公司和代理商。 
复盛ELLIOTT系列离心式空压机 

特点 
1.高效率的基本工况和变工况运行最佳的压比和中间冷却效果设计后倾式叶轮设计,可提供最佳的运转效率及流量 

2.年运行效益最佳 
PAP PLUS 系列,通过讲气导叶可调作用,根据客户用气量负荷的大小,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和变化自动调节,达到机组最佳的使用效果,节约能源 

3.机组结构紧凑 
无需任何外罩和其他添加部件设备 
连接转子部件无需其他外罩 

4.高强度耐用的工业设计 
高质量高强度的斜齿轮设计 
可倾瓦块式,径向/轴向双向调心止推滑动轴承,承载能力高,稳定性佳,结构组合式双作用止推轴承可在不同负载状况下,安全高效运行 
不锈钢材料制造的叶轮,可防止空气中所含特殊气体及水分而造成之腐蚀及磨损 

5.压缩机机组完善的保护系统 
自控、保护系统,润滑油压力控制系统,可确保压缩机正常运行 
运行振动保护系统,可确保压缩机及电机转子部件的安全正常运行 

6.设备机组安装简便,基础成本低廉 
设计机组与基础连接方式较简便 
基础尺寸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 
运行噪音小 
技术参数 
型 号 机组外形尺寸 
L×W×H(mm) 流 量 
m³/min 马达功率 
Kw 重 量 
Kg 
Ⅰ 2330×1800×3110 20-60 149-298 4800 
Ⅱ 3075×1600×1725 43-105 261-522 5900 
Ⅲ 3300×2415×2640 105-175 597-933 9000 
Ⅳ 4625×2995×3225 175-297 933-1492 12800 
Ⅴ 5840×3300×3250 297-535 1492-2611 31000 
最高排气压力1.24MPa,实际风量与环境参数及排气压力有关。 
实际高度与电机的等级有关,实际重量也与电机的等级有关。 
一、我们的特点与优势 
ELLIOTT PAP PLUS(加强型工厂压缩空气供给装置)空气压缩机的特点 
作为世界透平机械设计生产的领导者,ELLIOTT 公司集40年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制造之经验,处处为用户考虑,点点滴滴,精心设计,向用户提供品质卓越的ELLIOTT 牌离心式空气压缩机。 
1. 机器的卓越性能基于先进的技术 
A) 后倾式叶轮: 
压力喘振点高 
气量调节范围宽 
优良的操作稳定性, 在各种工作环境中均有优良的操 
作性能. 
17-4H不锈钢制造 
结合用户的具体使用情况设计叶轮,针对在不同环境 
中使用的压缩机采用不同的叶轮设计 
B) 水平剖分式设计: 
将齿轮箱上盖吊起即可保养拆换其中任意零件,不需拆卸其他系统管路,便于保养及维修 
C) 可倾式止推轴承: 
水平剖分式易于保养维护 
具备自动调心功能 
可在各种负载变化情形下(如:喘振、自动启动、自动停止、负载变化频繁等)安全稳定的运转 
轴/径双向止推 
D)先进的微电子控制系统: 
简洁,友好的人机对话控制界面 
提供四种控制模式,三种起/停方式让用户选择,使 
机器在不同的运行状况下均能出发挥最大功效 
可实现远程计算机控制,最多可实现8台的计算机 
联网控制 
E)航空级(AGMA13)齿轮加工等级,为市场上同类 
产品中唯一采用如此高等级齿轮的厂家 
F)各式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先进的计算机设计和测试 
手段保证每一台出厂机器的完美品质 
G)提供100%绝对全无油洁净空气 
2.由细微处入手,处处为用户考虑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 
ELLIOTT集合40年的市场经验,想用户之想,使用 
户用我们的设备更加顺手放心。 
A) 抽屉式的中冷器,安装拆换十分方便 
B) 中间冷却器采用水走管路设计,且采用直管,可直接用通条进行清理 
C) 油箱具有大型的清理人孔 
D) 主油泵与主轴采用联轴器连接,便于更换 
E) 全钢基座,压缩机机体为锻钢制锁于基座上,基台振动及运转力矩完全由结构钢板基座吸收。 

参考价格:洽谈、面议

附着作用( agglutination )
借助于碰,敷上一层薄固体颗粒的粘连作用,或者通过碰撞,在表面上捕捉固体颗粒的作用。
7、 集聚( aggregate )
物理力的作用下干颗粒相对稳定的集合。
8、 灰( ash )
完全燃烧后的固体残余物。
9、 清洗(阻塞后) (cleaning)
清除已造成阻塞的固体或液体沉积物。
10、 清洗因数( cleaning factor )
进入分离器口的污物量与离开分离器的污物量之比。
11、 阻塞( clogging )
固体或液体颗粒进入过滤介质逐渐沉积妨碍了流动。
12、 阻塞容量,保持容量( clogging capacity ,holding capacity )
设备达到特定的工作限度时所能残留的粒子质量。
13、 凝聚( coalescence )
悬浮的液体颗粒结合成大颗粒的作用。
14、 收集率( collection efficiency )
过滤器,尘埃分离器,微滴分离器中,残留在分离器内的颗粒量与进入分离器的颗粒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15、 浓度:含量( concentration;content )
把固体、液体与气体的量表示成另一物质之比,而这种物质正是由上述固体,液体或气体所形成的混合物悬浮液或溶液。
16、 粘污物( contaminant )
见 48 ,污染物
17、 污染作用( contamination )
见 49 ,污染
18、 含量( contamination )
见 15 ,浓度
19、 旋流器( cyclone )
利用气体运动的离心力进行分离作用的尘埃分离器或微滴分离器。
20、 分散相( dispersion )
由于固体粒子或液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中的结果,也适用于“两相”系统,一相是“初分散介质”,另一相是“分散介质”。
21、 微滴( droplet )
能以悬浮状态保存在气体中的小质量的液体颗粒,在紊流系中,例如云,它的直径能达到 200 μ m 。
22、 微滴分离器( droplet separator )
分离悬浮在气体流中的液体颗粒的一种设备。
23、 灰尘( dust )
直径小于 75 μ m ,靠自重下沉 的小固体颗粒,它们也可悬浮一段时间。
24、 (见 23 灰尘和 38 沙砾)
这是一个通用的术语,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起初能以悬状在气体中保持一段时间的固体颗粒。
25 、 控制灰尘( dust control )
从气体流系统中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分离出来的全过程,(广义地说:该作用也体出灰尘分离器的结构和功能中)。
26 、尘埃分离器( dust separator )
分离悬浮在气体系统中的固体颗粒的设备。
注:一尘埃分离器以下述列举的工作原理或结构进行工作。
重力
惯性
离心力

纤维层
填充塔
泡罩洗涤器
层状洗涤器
喷嘴滤清器
27.1 流出物( effluent )
从给定液体源中流向外面环境的任何液体。
27.2 (见 27.1 effluent )
一个描述从给定液体源中排出任何液体的通用术语。
注:如果广义地说,有时英语 : effluent (流出物)也可用来表示这个术语的意思。
28 、分粒( efutriation )
当颗粒悬浮在流体中时,利用颗粒间明显的重量差别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29 、当量直径( equivalent diameter )
一个球形颗粒的直径,这个球形颗粒与所测量的颗粒有相同的几何,光学,电学或空气动力学特性,滤网当量直径是一个圆孔的直径,通过这个孔的通注量与通过方形孔滤网的一样,当量直径由所滤的颗粒尺寸大小,形状而决定。
30 、截取( capture )
将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者气体从他们各自的流体源中分离出来。
31 、过滤器( filter )
把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分离出来的一种装置,这种装置一般由多孔网或纤维网组合装配而成(广义地说,这一术语也应作于油浴装置和一些电设备)。
32 、过滤介质( rilter medium )
过滤器的一部分,所过滤出的颗粒残留在其上或其中。
33 、过滤作用( filtraltion )
通过过滤器把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分离出来(广义地说,这一作用体现在过滤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中。
34 、飞扬的灰尘( fly ash )
燃烧气体形成灰末。
35 、烟气( fume )
悬浮状态的固体颗粒,一般它是由于冶金过程,金属物质蒸发后由气态凝而成的,经常伴有化学反应,比如氧化等。
36 、烟雾( fumes )
在一般应用中,也许是由于化学过程而产生的散发令人讨厌的怪味的气味。
37 、气体净化器( gas-purifier )
从混合气体中全部或者部分地除去一种或多种组分的装置。
38 、沙砾( grit )
大气或者燃料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 在英国( UK ),颗粒尺寸大于 75um (见 23 灰尘) ]
39 、防护罩( hood )
萃取系统的进口上装的一个装置。
40 、碰撞作用( impaction )
两个颗粒相互正面冲击,或者颗粒与固体或液体表面的冲击。
41 、碰撞作用( impaction )
颗粒表面的接触作用。
42 、湿气( mist )
气体中悬浮着的微滴。
43 、颗粒( particle )
小的分散的固体或液体物质。
44 、颗粒大小分析( particle size analysis )
是一门关于测量颗粒尺寸和确定颗粒形状的科学。
45 、颗粒大小分析,颗粒测量分析( particle size analysis gramulometric analysis )
获得颗粒尺寸(颗粒测量)的全部过程。
46 、颗粒尺寸分布,颗粒测量分布(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anulome distrbution )
用某种方法或仪器测出样品颗粒的当量直径,给出当量直径的规定范围内的颗粒比例并将所得的结果以数据表格或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47 、穿透率( penetation ;transmission )
离开过滤器,尘埃分离器或者微滴分离器的颗粒量与进入的颗粒量之比。
48 、污染物( pillutant;contaminant )
存在于液体或固体中任何不希望有的固体,或者气体物质.
常用的专业术语:
(一)、压缩介质
为什么要用空气来做压缩介质?
因为空气是可压缩、清晰透明的,并且输送方便(不凝结)、无害性、安全、取之不尽。
惰性气体是一种对环境不起化学作用的气体,标准压缩机能一样压缩惰性气体。干氮和二氧化碳均为惰性气体。
空气的性质:
干空气成分: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78.08% 20.93% 0.03%
密度:在0℃、760mmHg 柱时,R0=1.293kg/m3
(二)、“级”和“段”
在容积式压缩机中,每经过一次工作腔压缩后,气体便进入冷却器中进行一次冷却,这成为一“级”。
而在动力式压缩机中,往往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叶轮压缩后,才进入冷却器进行冷却,把每进行一次冷却的数个压缩“级”合称为一个“段”。
在日本把容积式压缩机的“级”称为“段”,中国个别地区、个别文献受此影响,也把“级”称为“段”。
(三)、压力
压缩机行业中所指的压力指的是压强(P)
1m²面积上作用1N的力为1Pa,即1Pa=1N/m²,Pa为压力基本单位,当压力数值大时可用kPa(1kPa=103Pa)与MPa(1MPa=106Pa)。
ⅰ标准大气压(atm)
ⅱ表压与绝压
①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为表压力,它是容器内的压力与当地的大气压之差,是以大气压力为零点测得的压力,用P(G)表示。
②以绝对真空为零点的压力我们称为绝对压力,是容器内的压力与当地大气压之和,用P(A)表示。
Ø 表压与绝压的关系:表压+大气压=绝压
Ø 通常在压缩机铭牌上给出的排气压力为表压力。
ⅲ工作压力
吸、排气压力,是指空压机吸、排气的压力 
压缩机首级汽缸工作腔进气法兰和末级汽缸工作腔排气法兰接管处测得的气体压力称为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
Ø 在某些场合,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也称“背压”
Ø 螺杆空压机吸、排气压力指的是整个空压机的吸、排气压力,一般说空压机的工作压力指的是排气压力。
ⅵ空压机常用的压力单位换算
1MPa(兆帕)=103kPa(千帕)=106Pa(帕斯卡)
1bar(巴) = 0.1MPa
1atm(标准大气压)=0.1013MPa=1.013bar=760mmHg=10.33mH2O 
1kgf/cm2(工程公斤力)=0.981bar=0.0981Mpa
1psi(Lb/in2 )=0.07031kgf/cm2=0.06893 bar=6.893kpa 
1MPa=145psi
Ø Psi(lb/in2 )磅/平方英寸,常用在欧美等英语区国家的产品参数上
Ø 通常在空压机行业说的“公斤”是指“bar”
(四)、压缩
ⅰ等温压缩:气体被压缩时温度始终保持恒定的压缩方法。
ⅱ绝热压缩:既不加热也不从外部取走热量的绝热状态下的压缩方法。
ⅲ多边曲线压缩(实际使用的压缩方法):它是把产生的一部分热放散、与外部有热交换的、与等温压缩及绝热压缩不同的压缩方法。
(五)、压缩比(压力比、压比)
ⅰ内压缩比(即内压力比)
气体经内压缩后的终了压力(绝压)与起始压力(绝压)的比值。
ⅱ外压缩比(即外压力比)
压缩机的出口排气压力(绝压)与进口吸气压力(绝压)的比值。 
对于螺杆空压机来说,内压缩比指的是螺杆主机吸、排气口的压力比(绝压),外压缩比指的是空压机吸、排气口的压力比(绝压)。
Ø 一般说到空压机的压缩比指的是外压缩比,吸气压力就是指当地大气压,排气压力是指空压机的额定工作压力,比如优耐特斯空压机UD110-8,其排气压力为8bar,则压缩比为9。
对于多级压缩机来说,压力比也称总压力比,是指末级排气管接管处测得的排气压力与首级进气接管处测得的吸气压力之比。相应各级名义吸、排气压力之比称为级的压力比。
(六)、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在我国又被称为排气量或铭牌流量。
通俗的讲在所要求的排气压力下,空压机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气体容积,折算到进气状态,也即第一级进气接管处的吸气压力与吸气温度和湿度时的容积值。也就是吸气的容积.
Ø 按国家标准,空压机的实际排气量为标称流量的±5%时均为合格。
Ø 如果转速没有变化,压力变化理论上不影响排气量,具体说,影响容积流量,不影响质量流量。因为我们一般所说的排气量是指进气流量,所以是没有变化的。
(七)、气体含油量
ⅰ、单位体积的压缩空气中所含的油(包括油滴、悬浮粒子、油蒸气)的质量,换算到绝对压力0.1MPa、温度20℃和相对湿度65%大气条件下的值。单位:mg/m3(指绝对值)
ⅱ、PPM 一种表示微量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的符号,指每一百万份中的份数或百万分率(分重量比PPMw和体积比PPMv)。(指比值)
Ø 通常我们所说的PPM为重量比。(1kg的百万分之一为毫克)
1PPMw=1.2mg/m3(PA=0.1MPa、t=20℃、φ=65%)
一般喷油螺杆空压机的排气含油量为5PPM以下,优耐特斯压缩机可达到2PPM以下,但离心机和无油机排气气体是无油的,考虑到空气中本来含有的油颗粒,达到100%是绝不可能的。
(八)、露点 单位℃(摄氏度)
湿空气在等压力下冷却,使空气里原来所含未饱和水蒸汽变成饱和水蒸汽的温度,或者说,当空气的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空气里原来所含未饱和水蒸汽就达到了饱和状态(即水蒸汽开始液化,有液体凝结出来),此温度就是该气体的露点温度。
压力露点,是指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冷却到某一温度,其所含的未饱和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析出,此温度就是该气体的压力露点
大气露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气体冷却到使所含的未饱和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析出的温度
Ø 在空压机行业中,露点表示的是气体的干燥程度
(九)、温度
ⅰ、温度
温度是指衡量某一物质在某一时间能量水平的方法。(或更简单的说,某一事物有多少热或多少冷)。
温度范围是根据水的冰点和沸点。
在摄氏温度计上,水的冰点为零度,沸点为100 度。
在华氏温度计上,水的冰点为32 度,沸点为212 度。
(十)、海拔高度
按海平面垂直向上衡量,海拔只不过是指海平面以上的高度。海拔在压缩机工程方面是个重要因素,因为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变得越稀薄,绝对压力变得越低。
既然高海拔上的空气比较稀薄,那么电动机的冷却效果就比较差,这使得标准电动机只能局限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内运行。
(十一)、工况
压缩机运行所在的进、排气压力和进气温度状态参数称为压缩机的“工况”,压缩机铭牌上所标的参数工况称为“额定工况”,偏离“额定工况”运行则称为“变工况”
(十二)、比功率
是指压缩机单位容积流量所消耗的功率。
是评价压缩机能效的重要指标。(压缩相同气体,在相同排气压力下)
(十三)、防护等级
是表示电气设备防尘,防异物,防水等密闭程度的值,用IPxx表示(xx为两个阿拉伯数字):
防护等级第一个数字第二个数字0无专门的防护无专门的防护1防护大于50mm的固体防滴2防护大于12mm的固体150防滴3防护大于2.5mm的固体600防淋水4防护大于1mm的固体防溅5防尘防喷水6尘密防海浪或防强力喷水7/浸入8/潜水
(十四)、防爆等级
在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液体、可燃性粉尘等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场所时,必须对执行器提出防爆要求,根据不同应用区域选择防爆形式和类别。防爆等级可以通过防爆标志EX及防爆内容来表示。 
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 
(十七)、电气和其他名词术语
Ⅰ、功率
Ⅱ、电流
Ⅲ、电压
Ⅳ、相
Ⅴ、频率
Ⅵ、变频
即改变频率,在空压机应用中,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由于通过变频调节流量可以精确到0.1bar,大大减少了无用功从而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优耐特斯变频机即是通过此原理达到节能的目的。
Ⅷ、直联
直接联结,在空压机行业是指用联轴器联结
Ⅸ、加载/卸载
空压机的工作状态,一般是指空压机有完整的吸、排气过程为加载状态,反之为卸载状态
Ⅹ、风冷/水冷
是指冷却方式
Ⅺ、噪音;单位:dB(A)(分贝)
(十八)、电机方面的知识
Ⅰ、中小型异步电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Ⅱ、电机安装型式代号:
Ⅲ、电机的绝缘等级和允许温升(海拔高度≤1000m):
Ⅳ、电机出线方式
Ⅴ、电机的同步转速与电频率、极数的关系
Ⅵ、电机的安全使用系数
怎么改造空压机
132kw-8级电动机实际运行电流为220A~240A,4台空压机共用一个储气罐,实际所需压力为0.6~0.7Mpa,远传压力表指示为0.64Mpa 。 要如何改造?
一、 四台空压机只改一台(132kw-8)辅加一个压力变送器,采样管网的实际压力反馈给变频器。变频器通过软件(PID功能),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即降低实际功率)来满足实际用气量。经商定,为了不让变频器影响电动机温度,我们采用RB600-3P160G型(160kw变频器)
二、 采用工/变频手动切换,假如变频器有问题时,可以改为工频运行。真正不影响工厂的实际生产,确保空压机的长期运行。
三、 根据客户压力所需,可以将网管压力设定为0.6Mpa,因为是四台空压机同时作功,我们将其中的没改的三台所浪费的电能,通过变频改造的一台节约下来。
四 、根据实际经验,改造进线电流为190A左右,大约节约功率为30/2=15kw。电度数=千瓦/小时(即15度/小时),24小时运行,一天节约电度数=15*24=360度。每度以0.5元计算=360*0.5=180元/天。每月=180*30=5400元
五、 空压机变频改造后的效益:
1. 节约能源
2. 运行成本降低
3. 提高压力的精度
4. 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5. 低了空压机的噪音
主流空压机的对比
双螺杆空压机活塞空压机适应范围常规领域。不适用于微小排气量和高压场合。适用范围大。在微型领域有独特的成本优势。在超高压领域是唯一的选择。力的平衡性好。没有不平衡惯性力,虽有不平衡气体力,但对运转平顺性影响小。差。曲轴旋转、活塞速度变化大,产生很大的惯性力。振动、噪声小,无须基础。大,除微型机外一般需要基础。效率和能耗效率高。能耗降低15~25%。摩擦副多,转速低,效率低,能耗高。主机结构简单复杂体积和重量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节约原材料。转速低,体积大、重量重。驱动方式小型机多为皮带驱动。中、大型机多为电机直联,转速高时加增速齿轮。多为皮带传动。轴承受径向力大,曲轴受弯矩大,易引发故障。装配性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但装配、调整要求高。零部件多,结构复杂,一般需在总装时现场调整。外观一般为箱式,整体性好,占地面积小,整齐美观。一般没有外罩,整机结构较散,占地面积较大,且呼吸阀有油雾冒出,机身易积油污,不美观。易损件主机无易损件。整机只有三滤是易损件。易损件多。主机的气阀和活塞环都是易损件。可靠性和寿命高和长。主机转子无磨损,寿命仅受限于轴承寿命,一般可达6万小时以上。更换轴承后又像新机一样。摩擦副多,机械损耗大,负载变化大,故障率高,寿命短。阀片,活塞环等易损件寿命仅数千个小时。因不能将所有运动件都更换,所以不可能修旧如新。操作和维护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和维护简单方便,可无人职守。自动化程度低,备件多,操作和维护复杂。可维修性难得需要维修,但对维修人员要求高。易损件更换频繁,维修工作量大,但维修难度较低。压缩空气质量排气温度低,排出前经油气分离过滤,含油量和含杂质量低。而且,气流脉动小,可以配较小的储气罐,甚至有时可不另配储气罐。压缩空气质量好。排气温度高,一般机组上不设油气分离过滤装置,含油量和含杂质量高。而且,气流脉动大,必须配较大的储气罐,压缩空气质量差。对环境的影响少。除了排放冷凝水外,没有其他排放。而且,节能、节约原材料和使用寿命长本身也是一种间接的环保。除了排放冷凝水外,还有呼吸阀有油雾冒出污染环境。购置成本高。低。使用成本因节能,操作维护方便,可无人职守,备件少,维修维护工作量少,油耗低,机器产气稳定,使用成本低。能耗大,备品备件多,维修维护工作量大,随时间推移产气量下降,油耗增加,寿命短等,使用成本高。耐久性主要运动件没有直接摩擦,出力稳定,排气量不随时间下降,旧机的工况一如新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因运动件磨损,工况变恶劣,排气量下降,油耗增加,振动噪声增大。 举例说明:尽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双螺杆空压机主机和关键控制部件生产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很高,生产很不容易。但对于用户来说,由上表的分析可知,在双螺杆空压机的适用范围里,与相应的活塞式空压机比较,双螺杆的唯一缺点是购置成本高,但是,这完全可以从双螺杆的低使用成本和高寿命中得到弥补,实际上,购置成本只占整个成本很小的比例。下面举例说明。如果有一个用户,要买一台20m/min,0.7MPa的空压机,计划使用十年,运行时间折合满载30000小时,我们给他们设计两种方案,见下表:
双螺杆空压机活塞空压机购置费用15万9万配套功率110千瓦132千瓦耗电330万度396万度电费支出(按1元/度)330万元396万元★部分载荷或空载时电能多损耗之电费支出调节功能完善,按8万度计8万元16万度计16万元★★维护费支出三滤和润滑油约6万元约4万元★★★维修费支出保养得当一般没有维修约5万元★★★★更换新机费用无9万总支出359万439万总费用比较节约80万多支出80万元 说明: 
★ 这部分按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用气量稳定且与空压机排气量匹配的好,则这部分损失小,反之,损失大。 
★★ 如果是皮带传动的螺杆机,则需要更换皮带。 
★★★ 活塞空压机的后处理装置负担要重些,可能会增加后处理装置的维护维修费用。 
★★★★ 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的,就是活塞空压机用过一段时间后,会因磨损而使排气量降低,如果选型的时候余量考虑不够,会造成气不够用,影响生产效率,有时须再增加一台小排气量的空压机以弥补,这也是额外的开支。而螺杆空压机的排气量永远不会下降。
选空压机(空气压缩机)几大关键要素
1、压缩空气用途。
2、最低使用压力。
3、尖端与离峰的需求风量。若最高与最低使用压力差达3bar时,就必须考虑「高低压分流」,然后根据尖、离峰的负担变化来选择不同机型的空压机,如「基载」使用离心式(单机>75CMM)或螺
旋式(单机<60CMM):「变动负载」使用高压空气机与大型储气桶来因应。
4、依据不同的用气质量选用与配置不同形式与等级的干燥机与精密过滤器,过好的质量浪费能源,不足的质量影响制程,必须慎重考虑。
5、空压机的控制技术日新月异,「多机连锁」、「变频变速」及「远程监控」等技术,能有效抑制离心式的BOV及螺旋式的空车浪费(节约电费25-40%),减少备机容量与投资(15-30%),稳定
供气压力(正负0.1bar)。
6、运转效率不能只比较型录上的标称马力与风量,重点是实际的「性能曲线」与「每马风量」。
7、安装考虑机房空间的大小,通风条件、噪音隔绝、废热、废水回收等都引响能源的使用。此外,「集中式」比「分布式」有较低的安装、保养与控制成本,也可以减少外围设备。
8、至于,冷却方法有气冷与水冷两种,气冷是不必额外投资冷却塔雨水,但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水冷是运转温度不受环境的影响,有利空压机的寿命,唯有结冰爆裂与阻塞的缺点。
9、电源规划电压需求与电压降的稳定必须要求,离心机通常为高电压,完全不能移动,启动时对电网会造成冲击,应该保持经常性运转。
10、维护机房要有适当的保养空间及必需的吊运设施与出入信道,工程人员与保养也应该施予不同的维修专业训练。
空气压缩机的信息化实施方案
身在信息化社会,最重要的便是管理信息化,这便需要利用CRM销售管理软件来完成,定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空气压缩机的操作规程
空压机是不少企业主要的机械动力设备之一,保持空压机安全操作是非常必要的。严格执行空压机操作规程,不仅有助于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能确保空压机操作人员安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空压机操作规程。
一、在空压机操作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保持油池中润滑油在标尺范围内,空压机操作前应检查注油器内的油量不应低于刻度线值。
2、检查各运动部位是否灵活,各联接部位是否紧固,润滑系统是否正常,电机及电器控制设备是否安全可靠。
3、空压机操作前应检查防护装置及安全附件是否完好齐全。
4、检查排气管路是否畅通。
5、接通水源,打开各进水阀,使冷却水畅通。
二、空压机操作时应注意长期停用后首次起动前,必须盘车检查,注意有无撞击、卡住或响声异常等现象。
三、机械必须在无载荷状态下起动,待空载运转情况正常后,再逐步使空气压缩机进入负荷运转。
四、空压机操作时,正常运转后,应经常注意各种仪表读数,并随时予以调整。
五、空压机操作中,还应检查下列情况:
1、电动机温度是否正常,各电表读数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2、各机件运行声音是否正常。
3、吸气阀盖是否发热,阀的声音是否正常。
4、空压机各种安全防护设备是否可靠。
六、空压机操作2小时后,需将油水分离器、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内的油水排放一次,储风桶内油水每班排放一次。
七、空压机操作中发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
1、润滑油终断或冷却水终断。
2、水温突然升高或下降。
3、排气压力突然升高,安全阀失灵。
4、负荷突然超出正常值。
5、机械响声异常。
6、电动机或电器设备等出现异常。
八、空压机操作完,停车后关闭冷却水进水阀门。
九、如因电源终断停车时,应使电动机恢复启动位置,以防恢复供电,由于启动控制器无动作而造成事故。
十、空压机操作电动机部分的操作须遵照电动机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空压机操作动力部分须遵照内燃机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空压机操作停车10日以上时,应向各摩擦面注以充分的润滑油。停车一个月以上作长期封存时,除放出各处油水,拆除所有进、排气阀并吹干净外,还应擦净气缸镜面、活塞顶面,曲轴表面以及所有非配合表面,并进行油封,油封后用盖盖好,以防潮气、灰尘浸入。
十三、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在每次拖行前,应仔细检查走行装置是否完好、紧固。拖行速度一般不超过20公里/小时。
十四、空压机操作时,所设贮风筒及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必须符合铁道部有关压缩空气贮气筒安全技术的要求。
十五、空压机的空气滤清器须经常清洗,保持畅通,以减少不必要的动力损失。
十六、空压机操作喷砂除锈等灰尘较大的工作时,应使机械与喷砂场地保持一定距离,并应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
空气压缩机故障分析
[1] 一、漏油故障分析
在空压机的日常操作中,经常会出现空压机漏油现象,外表有润滑油溢出。 
空压机漏油故障原因:
1、油封脱落或油封缺陷漏油。
2、主轴松旷导致油封漏油。
3、结合面渗漏,进、回油管接头松动。
4、皮带安装过紧导致主轴瓦磨损。
5、铸造或加工缺陷也会造成空压机漏油现象。
空压机漏油故障判断与排除方法:
1、空压机漏油,要注意观察油封部位,检查油封是否有龟裂、内唇口有无开裂或翻边。有上述情况之一的应更换;检查油封与主轴结合面有否划伤与缺陷,存在划伤与缺陷的应予更换。检查回油是否畅通,回油不畅使曲轴箱压力过高导致油封漏油或脱落,必须保证回油管最小管径,并且不扭曲、不折弯,回油顺畅。检查油封、箱体配合尺寸,不符合标准的予以更换。
2、用力搬动主轴检查颈向间隙是否过大,间隙过大应同时更换轴瓦及油封。
3、检查各结合部密封垫密封情况,修复或更换密封垫;检查进、回油接头螺栓及箱体螺纹并拧紧。
4、空压机漏油检查并重新调整皮带松紧程度,拇指按下10毫米为宜。
5、空压机漏油,需要检查箱体铸造或加工存在的缺陷,修复或更换缺陷件。
[2] 二、过热故障分析
在空压机的日常操作中,会因空压机的长时间超负荷运作而出现空压机过热故障。
空压机过热故障现象: 
1、空压机排气温度过高。
2、运转部位发烫。
空压机过热故障原因:
1、松压阀或卸荷阀不工作导致空压机过热故障。
2、气制动系统泄露严重导致空压机过热故障。
3、运转部位供油不足及拉缸。
空压机过热故障判断与排除方法:
1、进气卸荷时检查松压阀组件,有卡滞的清洗排除或更换失效件。排气卸荷时检查卸荷阀有堵塞或卡滞的要清洗修复或更换失效件,有效排除空压机过热故障;
2、检查制动系统件和管路;
3、活塞与缸套之间润滑不良、间隙过小或拉缸均可导致过热,遇该情况应检查、修复或更换失效件。
[3] 三、异响故障分析
在日常使用空压机的过程中,空压机经常会出现异响,例如:金属撞击声,均匀的敲击声,摩擦啸叫声的空压机异响故障。
空压机异响故障原因:
1、连杆瓦磨损严重,连杆螺栓松动,连杆衬套磨损严重,主轴磨损严重或损坏产生撞击声;
2、皮带过松,主、被动皮带槽型不符造成打滑产生空压机异响;
3、空压机运行后没有立即供油,金属干摩擦产生空压机异响;
4、固定螺栓松动;
5、紧固齿轮螺母松动,造成齿隙过大产生空压机异响敲击声;
6、活塞顶有异物。
空压机异响故障判断与排除方法:
1、空压机异响时,检查连杆瓦、连杆衬套、主轴瓦是否磨损、拉伤或烧损,连杆螺栓是否松动,检查空压机主油道是否畅通;建议更换磨损严重或拉伤的轴瓦、衬套、主轴瓦,拧紧连杆螺栓,用压缩空油孔对准空压机进油孔;气疏通主油道。重新装配时,应注意主轴轴承。
2、空压机异响时,检查主、被动皮带轮槽型是否一致,不一致请更换,并调整皮带松紧度。
3、检查润滑油进油压力、机油管路是否破损、堵塞,压力不足应立即调整、清理、更换失效管路;检查润滑油的油质及杂质含量,与使用标准比较,超标时应立即更换;检查空压机是否供油,若无供油应立即进行全面检查。
4、检查空压机固定螺栓是否松功并给予以紧固,有助于缓解空压机异响。
5、齿轮传动的空压机还应检查齿轮有否松动或齿轮安装配合情况,螺母松动的拧紧螺母,配合有问题的应予更换。
6、清除异物,有助于缓解空压机异响。 
空压机无法启动之原因
1.外界三机电源断电或欠相。 
2.紧急停止按钮故障或电线松脱。 
3.空压机处于自动停车状态或出口开关未打开。 
4.变压器故障或线脱落。 
5.控制面板故障。 
6.启动器线圈故障或接点接触不良。 
7.空压机处于故障状态。 
8.传动皮带断裂。 
9.电源开关跳脱或保险丝断开。
空压机无法启动对应处理方法:
(1).检查电闸及测量三相电压。 
(2).检查紧急停止钮,打开及检查电线有无松脱。 
(3).检查出口压力是否高于设定。 
(4).变压器更换新品或将电线重新连接。 
(5).更换控制面板。 
(6).更换启动器或接点检查及保养。 
(7).将故障排除。 
(8).安装新的皮带 
(9).检查电器回路后开关复原。
空压机出口含油量过高的原因 
1.油气分离器破裂。 
2.油位太高。 
3.回油管堵塞。 
4.回油口喷嘴堵塞。 
5.压力设定低于60PSI时。 
空压机出口含油量过高对应处理方法:
1.更换新的油气分离器。 
2.正常的油位应处于油标的绿色或橙色区域。 
3.将回油管拆下保养。 
4.将回油口喷小嘴重新镙孔。 
5.建议客户将压力向上调整。 
空压机出口压力过高的原因 
1.压力开关故障。 
2.负载电磁阀故障。 
3.吹气阀损坏。 
4.压力开关工作压力设定过高。 
5.进气阀故障。 
6.压力传感器故障。 
7.压力表有误差 
空压机出口压力过高对应处理方法:
1.量取压力开关的接点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则更换新品。 
2.将负载电磁阀拆下保养及检修,若还是异常则更换新品。 
3.将吹气阀拆下检修,若损坏则更新。 
4.将压力开关的压力调低。 
5.将进气阀拆下保养若损坏则更新。 
6.做压力传送器校正,若损坏则更新。 
7.将压力表更换 
空压机出口压力过低之原因 
1.现场用气量太大。 
2.进气阀门故障导致阀门开度不够。 
3.进气阀门控制气源漏气,造成阀门开度不够或无法打开。 
4.压力开关设定工作压力过低。 
5.压力开关故障造成工作压力误差。 
6.电脑压力设定值过低或压力传送器故障。 
7.负载电磁阀故障,漏气造成控制气源不足。 
8.空气过滤器阻塞。 
9.油气分离器阻塞。 
10.传动皮带太松,导致传动效率下降。 
11.进气阀门连轴器磨损造成开度不足。 
12.同步马达效率降低造成开度不够。 
空压机出口压力过低对应处理方法:
1.建议客户检查管路有无漏气,若无则增加空压机。 
2.将进气阀门拆下保养,或更换维修套件。 
3.将漏气部分排除。 
4.将压上限向上调整至客户要求的设定值(须在额定压力范围内)。 
5.检修压力开关,无法修复则更换新品。 
6.将电脑设定值调整,及做压力传送器,校正,若传送器故障则更换新品。 
7.将负载电磁阀拆下检修,若无法修复则更换新品。 
8.将空气过滤器拆下保养,若阻塞过滤器则换新品。 
9.检查油气分离器压差是否已达0.8-1kg,若是则更换新品。 
10.将传动皮带调整,若已损则更换新品。 
11.将进气连轴器更换。 
12.将同步马达更换新品。 
引起空压机马达电流过高的原因(正常之电流为额定电流加1.15%) 
1.环境温度过高。 
2.三相电压不稳定、欠相、电压过低(低于10%)。 
3.马达温度控制器故障。 
4.过载保护器故障。 
5.起动器接点接触不良。 
6.油气分离器阻塞。 
7.马达轴承未加油。 
8.马达轴承损坏。 
9.马达绝缘不良。 
10.马达接线松脱。 
11.入气口阻塞。 
12.传动皮带张力过紧。 
13.空气过滤器阻塞。 
空压机马达电流过高对应处理方法:
1.加装导风管式排风设备。 
2.请该厂改善电力系统。 
3.更换温度控制器。 
4.更换过载保护器。 
5.将起动器接点做保养。 
6.更换油气分离器(压差大于0.8-1kg时)7.马达轴承加注黄油。 
8.更换马达轴承。 
9.将马达拆下做绝缘加强处理的工作。 
10.将马达接线重新锁紧。 
11.入气口做清洁保养。 
12.将传动皮带放松,正常的张力为向下压力距为0.8-1.0cm。 
13.更换空气过滤器(真空值大于5psi时)
引起转子出口温度过高之原因 
(跳机温度为110℃/228℉) 
1.油冷却器阻塞。 
2.后部冷却器阻塞。 
3.环境温度过高或未安装导风管。 
4.冷却油不足。 
5.油温控制阀故障。 
6.油过滤器阻塞。 
7.温度传感器故障。 
8.冷却油变质或规格不符。 
9.风扇马达故障或反转。 
10.油停止阀故障。 
11.油冷却器规格不符或太小。 
转子出口温度过高对应处理方法:
1.清洗油冷却器。 
2.清洗后部冷却器。 
3.加装导风管及排风系统。 
4.添加冷却油(正常之油位为处于停机时不可低于油镜的1/2)。 
5.更换油温控阀。 
6.更换油过滤器(压差大于0.8kg时)。 
7.更换油温度传感器。 
8.更换冷却油及换回正确之规格。 
9.维修风扇马达及确认转向(依马达标示之方向)。 
10.拆下保养或更换新品。 
11.更换成符合之规格。 
空压机面板屏幕无任何显示的原因 
1.外电断电或电闸跳脱。 
2.保险断开或电源开关跳脱。 
3.紧急停止钮未复位或电线松脱。 
4.控制面板内保险丝断开。 
5.变压器故障。 
6.控制面板故障。 
空压机面板屏幕无任何显示对应处理方法:
1.重新送电。 
2.确认电器回路,后将电源开关复位或安装新的保险丝。 
3.检查接线有无脱离及将紧急停止钮复归。 
4.更换保险丝。 
5.更换变压器。 
6.更换控制面板。
空压机的节能方法
1 空压机解决泄漏和用气方式,达到节能目的
首先,空压机解决泄漏和用气方式就可以达到节能目的。据权威机构的检测,空压机所消耗的电能仅有
10%转换为压缩空气,而90%转化为热能,可见压缩空气比电贵十倍。但是,在人们心目中,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主要表现为:
1.1 不重视管理路上的泄漏在气管首先发生的是隐漏,然后才是显漏。当送气管上出现1 mm的孔,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714Mpa时,泄漏量为1.5 L/s,相当于压缩机损耗的功率为0.4 kW。但在大多数工厂中,到处可以听到漏气的声音,有谁去理会呢?因为没有认识到压缩空气比电贵十倍,所以都习以为常了。因此,空压机节能首先要做的事是治理好泄漏。
1.2 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这里仅举一个例子,在线路板生产厂家,大多数电镀线上都要用振动来增加对小孔的电镀能力,有些厂家偏好采用气振来达到此目的,殊不知,这样做比采用电振的方式要多消耗十倍以上的电力。我们通过表1来对气振和电振的优劣作一比较。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气振的获取要多一个媒体,而压缩空气的获得耗电又如此之大,因而气振的耗能要比电振大的多就不奇怪了。因此空压机的节能同时还要避免不当的用气方式。其次,采取节能技术可以达到节能目的。
2 对空压机进行节能改造的方式
目前,对空压机进行节能改造共有三种方式,试阐述如下:
2.1 集中控制方式
对多台空压机采取集中控制方式。根据用气情况自动控制空压机的运行台数,改造之前,空压机开启的台数是固定的。
(1)当用气减少到一定量时,空压机是通过减少加载时间来减少产气量。
(2)若用气量进一步减少,性能好的空压机则会自动停机。在(1)的情况下,空压机即使是在卸载情况下也是要消耗电能的。改造后,便可停掉相应台数的空压机,运行台数减少了,无疑就节约了用电。
2.2 变频调速方式
采取变频调速方式来降低空压机电动机的轴功率输出。改造之前,空压机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即会自动卸荷;改造之后,空压机并不卸荷,而是通过降低转速来降低压缩机时的产气量,维持气网需要的最低压力。这里有两个地方可以节能:
(1)减少压缩机从卸荷状态到加载状态这一突变过程带来的电能消耗。
(2)电机的运转频率降低至工频以下,使电机轴的输出功率减少。以上两种方式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但是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如此大的热能而让它白白地散发到空气中去,却在很长的时间内未得到用户的普遍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2.3 空压机热能回收是一项非常环保的节能方式
2.3.1 热能回收装置工作原理
空压机的高温油经过热交换器把热量传递到冷却水中,冷却水被加热后流到保温贮水桶中,这样就可达到热能回收的目的。
2.3.2 热能回收实现的条件
(1)空压机的热能回收后,水能被加热到多少度,有没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2)同时油温应保持多少度,是否会影响空压机的工况?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开发者和使用者,如果不能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热能回收只能停留在纸上,成为空谈。
下面先回答第(1)个问题:
经过开发者的反复摸索,热能回收装置的出水温度可控制在40 ℃ ~ 75 ℃范围内,可由客户根据需要设置。
①温度较低时水可用于员工的生活方面,如冲凉;
②温度较高时水可用于生产线,例如PCB生产厂家如蚀刻生产线的蚀刻缸需要加热到55 ℃。对于第(2)个问题,回答如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热能回收实现的条件问题。虽然各厂家生产的空压机结构形式和使用的滑润油的种类不同,但对排气温度的要求大体是一致的,即标准的运行温度范围为70 ℃ ~ 95 ℃,最理想的运行温度为80 ℃ ~ 90 ℃之间。这么高的油温就给加热冷却水到75 ℃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开发者的试验表明在保持空压机运行在理想工况的前提下,热能回收装置完全可以将水加热到75 ℃。
空气压缩机的品牌
国外品牌有:阿特拉斯(瑞典)、英格索兰(美国)、安龙(美国),复盛(台湾)空压机、寿力(美国)空压机、康普艾(英国)空压机、日立(日本)空压机、神钢(日本)空压机、伯格空压机、凯撒(德国)空压机等。
国内品牌有:科福信空压机、开山空压机、红五环空压机、飞和空压机、斯可络空压机、维肯空压机、浪潮空压机、佳力士空压机、施耐德日盛空压机、正力空压机、昌盛空压机、德斯兰空压机、申行健空压机、优耐特斯空压机、意朗空压机、鲍斯空压机、德曼空压机、德兰奥兰空压机、五洋赛德空压机、聚才空压机、凌格风空压机、爱尔普空压机、欧仕格空压机、福斯爱尔空压机、 傣纬空压机、欣达空压机、金狮空压机、 耐力空压机、艾高空压机、瑞气空压机、 罗德康普空压机、杰能空压机、普度空压机、博莱特空压机、艾尔空压机等。
空气压缩机的选择
选择空压机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性、可靠性与安全性。
压力越高,耗电越大。须考虑配管管径大小及长度所造成之压力降,加上使用压力既为最下限之压力。
列出各种机种之使用压力,如使用压力相差太多时,则须购置不同压力之空压机或使用增压机,不可降低压力使用,尽量减少电费支出。 
排气量是空压机的主要参数之一,空气量的选择,应考虑用气周期、尖端最大风量、储气容量、可能之泄露以及将来扩充计划等因素。
选择空压机的气量要和所需的排气量相匹配,一般留有10%-20%的余量。如果用气量大而空压机排气量小,风动工具一开动,会造成空压机排气压力的大大降低,而不能驱动风动工具。当然盲目追求大排气量也是错误的,因为排气量越大压缩机配的电机越大,不但价格高,而且浪费购置资金,使 用时也会浪费电力能源。 
压缩空气品质与要求 压缩空气中含有大量水份,它对精密仪器、气动工具、气动设备、阀、仪表、管路等造成莫大的伤害,因为水份会造成修蚀、堵塞仪器、降低成品品质、 损坏设备而且损失大量的金钱于修理维护工作,所以加装压缩空压清净系统确有必要。
解决的办法:一是选用无润滑压缩机。这种压缩机气缸中基本上不含油,其活塞环和填料一般为聚四氟乙烯。但这种机器也有缺点,润滑不良,故障率高;聚四氟乙烯也是一种有害物质,食品、制药行业不能使用;无润滑压缩机只能做到输气 不含油,不能做到不含水。第二种也是常用的方法,是将空压机(无论哪种)再加一级或二级净化装置或干燥器。这种装置可使压缩机空气既不含油又不含水,使压缩空气中的含油水量在5ppm以下,可满足工艺要求。 
要考虑用气场合和条件 压缩机应尽可能安装在空气清洁、粉尘少的场所,并要求采光及照明良好,以利操作与检修。
空压机为发热设备,压缩机房通风十分重要。
环境中不允许有各种腐蚀性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等;机器周围应保持整洁,清除不必要的、妨碍作业的物品,尤其是不能有易燃易爆的物品。
空压机周围须预留保养空间及维修时足以让零部件出入的通道。空压机四周距墙需有一米以上的距离,顶部应高于压缩机2米以上,便于散热和起吊。
装设天车,以利维修保养。尤其是大功率压缩机,更需如此。
要考虑压缩机运行的安全性 空压机是一种带压工作的机器,工作时伴有温升和压力,其运行的安全性要放在首位。国家对压缩机的生产实行规范化的“两证”制度,即压缩机生产许可证和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储气罐)。因此,在选购压缩机产品时,要严格审查“两证”。通常有证厂家的产品质量保证系统是完善的,不会出现大的质量问题, 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也会由厂家负责三包。 
转载来源:http://baike.texnet.com.cn/view-7866.html

英格索兰公司(Ingersoll Rand)

美国英格索兰公司成立于1871年,全称为“英格索兰--兰德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洲伍德克利夫湖,公司的产品包括压缩空气系统、建筑五金产品、建筑设备、高尔夫用汽车、工具和运输冷藏系统。该公司在世界上近20个国家设有40多个工厂,雇员3.5万人,资产总值约60多亿美元。英格索兰已经是一个多国、多行业的工业设备部件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已经为许多企业提供各种的解决方案。

英格索兰公司从1911年开始生产离心压缩机,并于1912年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100 m3/h蒸汽透平驱动的多级空气压缩机,1928年推出压缩机能量回收系统,1940年生产出用于催化裂化的离心压缩机,1949年开始生产蒸汽透平驱动离心压缩机,1958年组装式离心式压缩机面世。英格索兰公司的CENTAC离心空气压缩机 (多轴齿轮传动组合式离心压缩机) 开发成功后,一直深受用户欢迎,至今在世界各地已有 12000台机组安全长期稳定运行。CENTAC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是一种完全组装的由电机驱动、单层结构、单级吸气、单级排气、提供100%无油空气的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其流量范围可从25~850m3/min,排气压力范围从0.8~4.0Mpa。压缩机和电机由法兰和联轴器连接,整个机组包括冷却系统、控制系统、油润滑系统及其它辅助设备都装在一个公共底盘上。

网址:http://www.IngersollRand.com/ 

美国A-C压缩机公司

美国A-C压缩机公司是以Allis-Chalmers的压缩机部基础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能生产离心式、轴流式、螺杆式、回转式滑片压缩机等多种形式压缩机的综合压缩机制造厂商,拥有将近60年历史,在美国和加拿大均有大型工厂。其测试中心能测试功率达到 13050kW,且能采集现代化空气动力性能数据。美国A-C压缩机公司每年销售额为7000-8000万美元,其中65%为离心压缩机,18%为回转式滑片压缩机,17%为螺杆压缩机,这些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以及其它化工装置。

多级离心压缩机有水平剖分型(≤50bar)和垂直剖分筒形型(≤350bar)。A-C公司离心压缩机能满足 API617标准。

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成立于1873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跨国工业集团之一,总部设在瑞典,世界各地有50余家工厂,生产三千多种产品,在50多个国家设有销售公司,代理商遍布85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压缩机技术部下属共有10个分厂,主要生产适用于空气和其它工业用气体的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压缩机及其配套用干燥器、过滤器、冷却器、能量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其中比利时的AIRPOWER分厂是世界上最大的螺杆压缩机生产厂,年产量达几万台,德国的ENERGAS分厂专门制造特殊工艺气压缩机,美国加州的COMPTEC和ROTOFLOW分厂制造离心式空压机、工艺压缩机和膨胀机。

网址:http://www.AtlasCopco.com/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2199527.html

离心压缩机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11-11 14:28:11

  离心式压缩机 -操作注意事项
启动前应注意事项
启动前,首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机组是否具备启动条件(包括检查上次停车的原因及检修情况;检查机组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启动的工具、听针、记录表等是否已准备好) 
检查电机、电气、仪表、灯光信号是否正常,特别是事故连锁系统是否能正确动作(包括断水、油压低、轴向位移等项); 
鬠油润滑系统是否正常(油箱油位、油箱底部有无积水、辅助油泵及油路正常); 
冷却系统及冷却水情况(水压、水温、阀门是否灵活等) 
Р种阀门是否灵活好用,是否能按照要求关闭和打开; 
启动前要进行盘车,检查转动部件是否灵活,轴位指示器有无变化。 启动后应注意事项
机组各部分是否有异常声响,以及振动是否超过允许值; 
检查各轴承的油温上升速度。若轴承温升太快,接近最高允许值时应立即停车。同时还应注意油冷却器出口温度,倘若上升到允许范围35~~40℃,应切断油加热系统,并慢慢打开油冷却器进口阀; 
调整各冷却器进口水量,使冷却器后介质温度不超过允许值; 
根据空分操作要求,调整压缩机的排出压力; 
在膨胀机启动后,密切观察压缩机排出压力与进口流量变化情况,防止发生喘振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baike.com/t/32152/2016/0512/4909084.html

《哈佛商业评论》最佳文章: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11-11 14:22:02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心,又不乏智慧,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但前提是,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路,并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干出实绩。
要做好这些事情,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因为只有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我的长处是什么?
比起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以前的人没有什么必要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但是,现在人们有了选择。我们需要知己所长,才能知己所属。
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两三年),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能发现,哪些事情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哪些方面自己则完全不擅长。
根据回馈分析的启示,需要在几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最重要的是,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其次,加强你的长处。回馈分析会迅速地显示,你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它还将显示你在知识上的差距——这些差距通常都可以弥补。

第三,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有太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往往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屑一顾,或者认为聪明的头脑就可取代知识。

  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平时是怎样把事情给做成的。同一个人的长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略微有所调整,但是不可能完全改变——当然也不会轻易改变。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种分别,这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宠儿。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十年后,他当上了总统,但当年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却公开瞧不起他。他们抱怨说,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读者型,而不是听者型。当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会确保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这样,他就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而当他就任总统时,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没听清过。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听者型转为读者型的人会遭受林登·约翰逊的命运,而试图从读者型转为听者型的人会遭受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命运。他们都不可能发挥才干或取得成就。
我如何学习?
所有的学校都遵循这样的办学思路:只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从。但是,对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大一样的学生来说,被迫按学校教的方式来学习就是地狱。实际上,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
有人靠写来学习,有人在实干中学习,还有些人以详尽的笔记来学习。例如,贝多芬留下了许多随笔小抄,然而他作曲时从来不看。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还要用笔记下来时,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马上写下来的话,我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把它们写到小本子上,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了,也用不着再看一眼。」
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当被问到:「你怎么学习?」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但是当问到:「你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吗?」没有几个人回答「是」。
我们必须明确对自己的认知:我是在压力下表现出色,还是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我是更适合当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
一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单独工作最出色。一些人当教练和导师特别有天赋,另一些人却没能力做导师。明确自我,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同时在学习中明确方向。
不管怎么样,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不大可能成功。但是,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要进行自我管理,最后不得不问的问题是: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组织和人一样,也有价值观。为了在组织中取得成效,个人的价值观必须与这个组织的价值观相容。两者的价值观不一定要相同,但是必须相近到足以共存。不然,这个人在组织中不仅会感到沮丧,而且做不出成绩。
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相反,两者能产生互补。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一个人做得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好、相当成功的事情——可能与其价值体系不吻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贡献毕生的精力(甚至没必要贡献太多的精力)。
如果可以,请允许我插入一段个人的故事。多年前,我也曾不得不在自己的价值观和做得很成功的工作之间做出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在伦敦做投资银行业务,工作非常出色。
这项工作显然能发挥我的长处。然而,我并不认为自己担任资产管理人是在做贡献。我认识到,我所重视的是对人的研究。我认为,一生忙于赚钱、死了成为墓地中的最大富翁没有任何意义。当时我没有钱,也没有任何就业前景。尽管当时大萧条仍在持续,我还是辞去了工作。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换言之,价值观是并且应该是最终的试金石。
我属于何处?
少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属于何处。比如,数学家、音乐家和厨师,通常在四五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成为数学家、音乐家和厨师了。物理学家通常在十几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决定了自己的工作生涯。
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很有天赋的人,至少要过了二十五六岁才知道他们将身属何处。然而,到这个时候,他们应该知道上面所谈的三个问题的答案:我的长处是什么?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我的价值观是什么?随后,他们就能够并且应该决定自己该向何处投入精力。
或者,他们应该能够决定自己不属于何处。已经知道自己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在一个大公司中任职。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合担任决策者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做决策工作。巴顿将军(他自己大概永远不知道这一点)本来应该学会拒绝担任独立总指挥的。
成功的事业不是预先规划的,而是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准备把握机遇时水到渠成的。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我该做出什么贡献?
综观人类的发展史,绝大多数人永远都不需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做出什么贡献?
因为他们该做出什么贡献是由别人告知的,以前的人大多都处于从属地位,别人吩咐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那时涌现出的知识工作者(即所谓的「组织人」, organization man)还指望公司的人事部为他们做职业规划。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走回头路,让别人来吩咐、安排自己要干什么。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他们还不得不提出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提出过的问题: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必须考虑三个不同的因素:

当前形势的要求是什么?

鉴于我的长处、我的工作方式以及我的价值观,我怎样才能对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出最大贡献?

最后,必须取得什么结果才能产生重要影响?

  把眼光放得太远是不大可能的——甚至不是特别有效。一般来说,一项计划的时间跨度如果超过了 18个月,就很难做到明确和具体。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提出的问题是:我在哪些方面能取得将在今后一年半内见效的结果?如何取得这样的结果?
其次,这些结果应该富有意义,要能够产生一定影响。最后,结果应该明显可见,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当能够衡量。确定了要实现的结果之后,接着就可以制订行动方针:做什么,从何处着手,如何开始,目标是什么,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如何对人际关系负责?
除了少数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运动员,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单枪匹马而取得成果的。不管是组织成员还是个体职业者,大多数人都要与别人进行合作,并且是有效的合作。
首先是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他们会执意展现自己作为人的个性。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特征。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
一个习惯于写报告的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的老板是一个读者型的人,即使下一个老板是个听者型,他也会继续写着那些报告。这位老板因此认为这个员工愚蠢、无能、懒惰。但如果这个员工事先研究过新老板的情况,并分析过这位老板的工作方式,这种情况本来可以避免。
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工作。提高效率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沟通责任。大部分冲突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他们又是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专注于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而不了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去问。
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不一定要彼此喜欢对方,但一定要彼此了解。
如何管理后半生?
当多数人的工作是体力劳动时,你不必为自己的后半生担心。然而,现在的多数工作都是知识工作,而知识工作者在干了40年后,仍能发挥余热,他们只是有些厌倦。
我们听到了许多有关经理人中年危机的谈论,「厌倦」这个词在其中频频出现。45岁时,多数经理人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他们已经得心应手。
但是他们学不到新东西,也没有什么新贡献,从工作中得不到挑战,因而也谈不上满足感。然而,在他们面前,还有20到25年的职业道路要走。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人在进行自我管理后,越来越多地开始发展第二职业的原因。
发展第二职业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完全投身于新工作。这常常只需要从一种组织转到另一种组织。
还有许多人在第一份职业中取得的成功有限,于是改行从事第二职业。这样的人有很多技能,他们也知道该如何工作。而且,他们需要一个社群——因为孩子已长大单飞,剩下一座空屋。他们也需要收入。但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挑战。
为后半生做准备的第二种方式是,发展一个平行的职业。许多人的第一职业十分成功,他们还会继续从事原有工作,或全职或兼职,甚至只是当顾问。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会开创一项平行的工作,通常是在非营利机构,每周占用10个小时。
最后一种方法是社会创业。社会创业者通常是在第一职业中非常成功的人士。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对他们已经不再有挑战性。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虽然继续做着原来的工作,但在这份工作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同时开创了另一项事业,通常是非营利性活动。
管理好自己后半生的人可能总是少数。多数人可能「一干到底」,数着年头一年一年过去,直至退休。但是,正是这些少数人,这些把漫长的工作寿命看做是自己和社会之机会的男男女女,才会成为领袖和模范。
管理好后半生有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早在你进入后半生之前就开始行动。
同样,我认识的所有社会创业者,都是早在他们原有的事业达到顶峰之前就开始从事他们的第二事业。
发展第二兴趣(而且是趁早发展)还有一个原因:任何人都不能指望在生活或工作中很长时间都不遭遇严重挫折。
因此,有一个能够让人们做出贡献、发挥影响力或成为「大人物」的领域,这不仅对个人十分重要,对个人的家庭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有机会成为领袖、受到尊重、取得成功的第二领域——可能是第二份职业,也可能是平行的职业或社会创业。
自我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比较明显,甚至非常基本,其答案可能不言自明,甚至近乎幼稚。但是,自我管理需要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实际上,自我管理需要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
文章来源:节选自德鲁克的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
转载来源:http://learning.sohu.com/20160620/n455277101.shtml

组织行为学专题 提高积极性:Motivation Process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7-14 13:33:23

提高积极性:Motivation Process

积极性定义:心理上促使个体倾向与某一方面而付出努力与坚持,并解释为什么人会在组织内这样去做。

心理学分析:学习大脑潜意识下个体的积极性和需求。

什么能够刺激个体提高积极性?
个体的身份?
个体的需求是什么?
个体的目标和野心是什么?
个体为了什么会作出倾向和妥协?

积极性的本质:

内部刺激积极性行为:为了个体自身而采取的行为

外部刺激积极性行为:为了获得物质或者社会性奖励又或者是为了逃避惩罚的行为

亲社会性的积极性行为:为了帮助他人,为了他人利益而付出的行为

基于奖励目的的积极性刺激:

P=M(reward)+A+E

P=performance 效果

M=motivation 刺激

A=ability 能力

E=environment 环境

自我功效认知:个体对于自身能否执行这项任务的能力的估计。

员工效价:员工对于目标或者奖励的需求度/渴望度。


基于需求目的的积极性刺激:

•基于满足需求而设定的刺激
•Maslow马斯诺需求金字塔

组织文化专题 组织文化和组织背景气候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7-14 13:30:50

组织文化:一组包含价值观,信念,能够被交流所接受和支持的行为。

组织背景气候:组织目前的状况及其对于员工和组织能效表现的效果影响。

让我们看一看关于企业文化的其它定义和解释:

•一个组织内的成员所分享的信念系统
•有一定强度,广度的分享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在组织里做事情的方式
•集体思想的交流
•集体理解认知
•一组存在于各种多样的有形媒介内分享的,在每个人工作中创造意义的持久的信念
•一组存在于组织员工之间交流的记号,仪式,和谜题
•一个基于团体基础思想的合作思考方式,用于创造,发展地学习合作解决外部的问题和内部的组合。
Ouchi框架

描述:典型的美国公司,典型的日本公司,Z类型美国公司

•在美国境内的美国公司不能借由日本公司的管理观念来取得更好的成效。
•在美国境内的日本公司不能借由美国环境来取得更好的成效。
•日本公司的管理理念对于日本公司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并不代表和美国文化合并以后能够产生好的效果。
•Z类型的公司考量美国和日本两者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能够被组织接受和支持的行为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两种文化的长处。
让我们看看这个框架的具体对比:
企业文化价值参数:
•对于员工:日本公司采取终生聘用制度,美国公司采取短期聘用制度,Z类型公司采取长期聘用制度
•评估:日本公司对于员工的评估缓慢并侧重于工作质量的评估,典型的美国公司采取的是快速评估并侧重于生产数量,Z类型公司采取的是和日本公司相同的评估制度。
•职业:日本公司的职业倾向很广泛,美国公司的职业倾向很狭窄,Z类型公司的职业倾向中等程度的广泛。
•控制:日本公司的控制方法是抽象和非正式的,美国公司的控制方法是清晰而正式的,Z类型公司的控制方法和日本公司一样。
•决策:日本公司的决策方式是团体讨论的一致结果,美国公司的决策方式是个体作决定,Z类型公司采取的决策方式和日本公司一样。
•责任:日本公司把责任归为团体责任,美国公司把责任细化到个人,Z类型公司的责任分配方式和美国公司一样。
•对于员工的考量:日本公司和Z类型公司都采取全盘和整体性的考量,而美国公司是狭窄的考量。


Peter和Waterman的框架理论:

一个表现优异的公司的特点:
1、贵在行动(bias for action)
2、贴紧顾客(stay close to the customer)
3、自主创业(aut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
4、以人促产(productivity through people)
5、深入现场(hands-on management)
6、不离本行(stick to the knitting)
7、精兵简政(simple form, lean staff)
8.同时采取放松和收紧的组织结构管理

培育企业文化:

组织社交:一个能够让员工了解和学习公司文化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的平台。

组织机构:一个能够让员工参照有经验员工的学习文化平台:合作小册子和正式训练项目

组织变化
组织相对于现有状况,转而迈向前方未来的提高能效和效果的预期愿景状况的变化。


组织发展
通过知识和行为科学的普及促进组织发展

变化管理
对于变化过程的系统策划,组织和执行的程序

变化负责人
对于变化过程负责的责任人


迫使产生改变的压力因素:
•人:来自对自身要求的提高,发展,有益学习,利益等
•技术革新:更多技术人员投入各个层次的创新,研发新产品更快投入市场等
•信息处理和传输更新:更快的反应时间,回答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包括新产品,不同部门,通讯,市场,广告推广,招聘等等
•竞争:全球竞争,产品种类的丰富化,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等等

组织变化,深入:

变化过于唐突,缺少必要的交互和准备工作,缺乏员工的尝试和了解会对变化产生负面效果。需要让人们了解变化的本质和必要性,理解变化。

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支持变化和反对变化的群体或者个人存在。

变化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简单的举措,而是需要细心地加以维护和管理。

Lewin’s 变化过程模型:
经过计划的组织改变需要系统地去执行,从而顺利地从以前的状态过渡到新的状态。
·破冰(解冻)这个过程是让人们了解和意识到变化的需求,组织需要变化
·变化     从以前的状态转变为新的预期状态
·再冻结   稳固变化,稳固新的行为方式并保持稳定



组织变化会遇到的阻力:

•组织意识到变化需要对新的比较优势有清楚地认识
•当变化会威胁现有结构和控制系统时
•组织必须对稳定的状态和对外及时产生变化来响应状态之间进行权衡
•针对变化会存在再检验变化的必要性等等


阻碍变化的来源:

组织:过分决策(变化过度),变化的眼光太狭窄/针对变化的区域过于狭窄,团体惯性,被威胁到的专家,被威胁到的势力,涉及改变资源的分配分部

个人:习惯,安全,经济方面,对于未知的恐惧,缺少认识认知,社交(圈)因素

组织:
过分决策:员工系统,工作定义/描述,评估和奖励系统,组织文化

变化区域过于狭隘:不考虑到其它方面,过于片面

团体惯性:各个团体内存在的标准/潜规则

被威胁到的专家:专家人员被移出该专业领域(工作变化)

被威胁到的势力:瓦解/稀释权力集中的决策人

资源分配分布:临时的帮助需求

个人:
个人习惯:任务被改变

安全:任务被改变或者被要求报告人际关系

经济因素:薪水/利益变动

未知的恐惧:新工作,新上司

缺少认知和意识:未被通知/有准备的情况下被隔离开

社交因素:团体潜规则

一个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对于每个变化计划,都存在支持和反对的两股势力,如果反对的势力过于太大,即使该变化是正确/被需要的,仍会由于过大的阻力而产生负面效果,成为一个失败的决策。
成功的组织变化需要注意的关键:

•考虑全球因素 针对全球的文化和大环境效应思考和考量

•对于组织要有全盘的眼光和布局,利于变化更顺利地产生在社交系统和文化中

•以小规模的变化作为开始  初期阶段专注于细节并收集有力证据来说服阻力人群

•保障管理高层的支持   

•鼓励那些乐于参与变化计划的人   

•加速促进交流   

•奖励那些对于变化作出贡献的人

 

组织行为学专题 第11章:交流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7-14 13:28:20

组织结构内的交流

交流的定义:

•2个或以上的团体进行信息交换和分享的社交过程。

•2个或以上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信息分享,达成通识。

•传递信息。


字面上的定义,如果需要解释的可以往下看,如果往下看了还是需要解释的请回复我。

交流的方式

•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

•非言语(表情,肢体动作等)


“哈?这是常识谁都知道。”且慢,往下看你会发现新的东西。

 

交流对象的分析和选择

•听众(现场或非现场):在你面前或者电话那一头?
•信息的性质(急切性和私密性):“现在必须回复我!”和“悄悄话”
•传递的代偿:时间成本,一通电话和一封电子邮件或者一发短信息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个手发信息和两手并用的速度也是不同的。(笑)
                     情绪与感觉,说多了会累,说多了还不懂会烦。等等

书面语言交流包括:

信件
办公备忘录
电子邮件
报告
手册
表格

口头交流,包括:

声调语调,语速和声音大小的变化

得到反馈的概率:例如“你丑!”会得到沉默或者“你才丑!”的不同反馈。

非言语交流,包括:

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

环境因素:古人有云:言须合时宜。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举动。例如别人明明过生日,你跑去给别人烧香,就叫不合时宜。例如美女给你抛媚眼,你低头玩手机,就叫不合时宜。例如你在四月一日愚人节向对方表白,那就叫含蓄的合理暗示。

 

非言语交流,深入:

肢体动作:下意识的举动提供的信息意义,表明兴趣关切度和相对认知状态的不同。

辅助语言:语速声调,声音情绪(喜怒哀乐)可以改变字面上的意义而转而表示其它意义。

面部表情:表达情绪

距离:文化上的差异,能够表示兴趣关切度和状态


近体学,空间关系学:研究个体观念在空间上的关系(安心/舒适距离):和你说话的人如果保持一个胳膊的距离可以表明是通常对话,如果他说着说着越凑越近那就是有非分之想。

身势学; (研究体态语言的学科) 人体动作学,举止神态学

目光学:眼神交流和表面态度       

触觉论:肢体接触表达的态度       例如:喜欢你就轻拍,讨厌你就重扇。

嗅觉论:通过气味来传递信息       例如:飞机上你旁边的美女突然喷香水,有两种可能:1.你身上有异味。 2. 她想要引起你的注意。
1968年Albert Mehrabian的“没有语音的交流”理论研究:

7%:话语字面意义能传达效果的比例        例如:你一边说“是的”,一边摇头,表达的效果为0.

38%:说话方式能传达效果的比例      例如:你发个短信表白:我爱你,和在美女耳朵旁悄悄说:我喜欢你,和在女生宿舍楼下大喊:XX我爱你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发短信表白的,是最愚蠢的做法,请用心选择浪漫一点的方式。

55%:面部表情能传达效果的比例      例如:你含情脉脉地表白,别人就知道是真的,如果面无表情地表白,别人认为你是在耍他。以后想到更多恰当的例子我会补充在这里。暂时只写这么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口头交流方式
优点:速度和反馈             
缺点:信息失真/衰减        例如:你是夹舌头或者结巴子

书面交流方式
优点:有形并可以验证
缺点:耗时和缺乏反馈

非语言交流
优点:通过表现可观察的表情和感觉来支持和加强其它交流方式      例如:你一边说我爱你一边拥抱
缺点:肢体语言的使用不当造成接受信息对象的误解                       例如:你一边说我爱你结果唾沫星子喷对方一脸

交流,深入说明:

重点在于你怎样表达而不是表达的内容:
例子1.“你愿意和我约会吗?”
“不……我想我不愿意。”    这叫口是心非,小子你的机会来了!
      “不!我不愿意!”       这叫直截了当地拒绝。

例子2. 每个人都要离开这里。
       每个人都要离开这里!

或者用这样的书面形式表达:每个人都要离开这里!
交流的过程:信息发出者—》信息—》编码—》传输媒介—》接收者的解码—》接收者

信息发出者:个体/团体/组织对于对象怀有兴趣
编码:信息发出者的想法通过信息编译后作为传递的内容

传输/媒介:编译后的有形符号信息通过媒介作为通道传达给接收者

解码:接收者通过对有形符号信息的解码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的信息

接收者:个体/团体/组织对于有形符号信息进行解码

反馈:接收者返回给发出者表明收到信息

噪声:造成信息失真的干扰因素

大家都知道电话,手机,电脑吧?这些东西都是根据信息理论发明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根据输入的信息,编码成有形符号成为人类能够看得懂的东西。语言,非言语交流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家可以“格物致知”,“以此类推”,新东西就是这样出来的。


组织内部交流:

媒介:经理人员和其手下人员能够通过选择良好的媒介成为有效的交流者来传达每个信息----不存在最佳的媒介。



例如本论坛就是旨在促进大家交流,减轻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促进讨论,研究解决和优化方案等等。

组织内部交流:

噪声:任何干扰交流过程导致信息失真的因素      例如:你在打电话,你小孩在旁边看喜羊羊,音量还是34.

噪声的种类:环境噪声,媒介,目标,个体差异,观念,偏见。 例如:你在地铁里信号不好,你在电梯里没信号。

交流的形式

交流丰富程度:媒介能够包含的信息量  例如:你手捧999朵玫瑰在女生宿舍楼下大喊和发短信表白的信息量差异注定巨大。

交流保留度:发出者和接收者所持有的理解程度    例如:你本来想说我喜欢你,结果说出来的是”我最讨厌你!” “你到底想说什么?”

交流的有效性:

信息过滤:发出者把自己原有的意思经过缩减变成利于接收者     例如:你想说她很可爱但是有时很任性,本意是重点说她可爱。。其实你说她可爱就可以了。     

选择认知:接收者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个人观念来理解发出者的信息    例如:你说她很美,“你是在讽刺我吗!!?”

信息过量:发出者的信息超过了接收者能够处理的程度    

情绪:接收者会根据发出者的情绪来定义自己的理解    例如你大吼“又便秘了是不!还不早点睡!”对方一定会讨厌你。

一词多义:

用词合时宜。不管哪一种语言都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例如你说:“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女神,一百年也别来无恙!”“你别来,我就无恙。”

交流的极品属性:流言
流言现象很难被管理措施来控制。

流言是为发出流言者的个人目的服务的。

流言比正式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相信。

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流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眼见为实,切莫中招。

善于表达同时善于倾听的人才是真正善于交流的人,很少人能做得到,你做到了吗?

如何成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1.        请把注意力集中在说话的人的身上。不要敷衍。
2.        对说话的人表示情绪和认知上的共鸣(同情/愤怒等)
3.        请坚持保持集中在说话的人身上,因为很容易开小差。
4.        请把你的意见保留到对方把话说完以后再表达。你再思考自己的意见时不能听到和理解到对方将要说的内容。
5.        双向交流。将对方说的内容翻译成自己的版本再说给对方听,作为反馈和增加交流。
6.        在倾听的过程中请作出合时宜的举动,例如点头,微笑等。
7.        学会忍受沉默。例如:你是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提问给他们时,要学会忍受沉默,耐心等待并观察学生是否在思考,是否能够将要给出回答等等,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忍不住而放弃等待。开会也是同样的道理,记得忍受沉默来给予别人思考的时间。

组织文化专题 组织文化和组织背景气候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7-14 13:30:50

组织文化:一组包含价值观,信念,能够被交流所接受和支持的行为。

组织背景气候:组织目前的状况及其对于员工和组织能效表现的效果影响。

让我们看一看关于企业文化的其它定义和解释:

•一个组织内的成员所分享的信念系统
•有一定强度,广度的分享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在组织里做事情的方式
•集体思想的交流
•集体理解认知
•一组存在于各种多样的有形媒介内分享的,在每个人工作中创造意义的持久的信念
•一组存在于组织员工之间交流的记号,仪式,和谜题
•一个基于团体基础思想的合作思考方式,用于创造,发展地学习合作解决外部的问题和内部的组合。
Ouchi框架

描述:典型的美国公司,典型的日本公司,Z类型美国公司

•在美国境内的美国公司不能借由日本公司的管理观念来取得更好的成效。
•在美国境内的日本公司不能借由美国环境来取得更好的成效。
•日本公司的管理理念对于日本公司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并不代表和美国文化合并以后能够产生好的效果。
•Z类型的公司考量美国和日本两者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能够被组织接受和支持的行为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两种文化的长处。
让我们看看这个框架的具体对比:
企业文化价值参数:
•对于员工:日本公司采取终生聘用制度,美国公司采取短期聘用制度,Z类型公司采取长期聘用制度
•评估:日本公司对于员工的评估缓慢并侧重于工作质量的评估,典型的美国公司采取的是快速评估并侧重于生产数量,Z类型公司采取的是和日本公司相同的评估制度。
•职业:日本公司的职业倾向很广泛,美国公司的职业倾向很狭窄,Z类型公司的职业倾向中等程度的广泛。
•控制:日本公司的控制方法是抽象和非正式的,美国公司的控制方法是清晰而正式的,Z类型公司的控制方法和日本公司一样。
•决策:日本公司的决策方式是团体讨论的一致结果,美国公司的决策方式是个体作决定,Z类型公司采取的决策方式和日本公司一样。
•责任:日本公司把责任归为团体责任,美国公司把责任细化到个人,Z类型公司的责任分配方式和美国公司一样。
•对于员工的考量:日本公司和Z类型公司都采取全盘和整体性的考量,而美国公司是狭窄的考量。


Peter和Waterman的框架理论:

一个表现优异的公司的特点:
1、贵在行动(bias for action)
2、贴紧顾客(stay close to the customer)
3、自主创业(aut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
4、以人促产(productivity through people)
5、深入现场(hands-on management)
6、不离本行(stick to the knitting)
7、精兵简政(simple form, lean staff)
8.同时采取放松和收紧的组织结构管理

培育企业文化:

组织社交:一个能够让员工了解和学习公司文化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的平台。

组织机构:一个能够让员工参照有经验员工的学习文化平台:合作小册子和正式训练项目

组织变化
组织相对于现有状况,转而迈向前方未来的提高能效和效果的预期愿景状况的变化。


组织发展
通过知识和行为科学的普及促进组织发展

变化管理
对于变化过程的系统策划,组织和执行的程序

变化负责人
对于变化过程负责的责任人


迫使产生改变的压力因素:
•人:来自对自身要求的提高,发展,有益学习,利益等
•技术革新:更多技术人员投入各个层次的创新,研发新产品更快投入市场等
•信息处理和传输更新:更快的反应时间,回答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包括新产品,不同部门,通讯,市场,广告推广,招聘等等
•竞争:全球竞争,产品种类的丰富化,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等等

组织变化,深入:

变化过于唐突,缺少必要的交互和准备工作,缺乏员工的尝试和了解会对变化产生负面效果。需要让人们了解变化的本质和必要性,理解变化。

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支持变化和反对变化的群体或者个人存在。

变化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简单的举措,而是需要细心地加以维护和管理。

Lewin’s 变化过程模型:
经过计划的组织改变需要系统地去执行,从而顺利地从以前的状态过渡到新的状态。
·破冰(解冻)这个过程是让人们了解和意识到变化的需求,组织需要变化
·变化     从以前的状态转变为新的预期状态
·再冻结   稳固变化,稳固新的行为方式并保持稳定



组织变化会遇到的阻力:

•组织意识到变化需要对新的比较优势有清楚地认识
•当变化会威胁现有结构和控制系统时
•组织必须对稳定的状态和对外及时产生变化来响应状态之间进行权衡
•针对变化会存在再检验变化的必要性等等


阻碍变化的来源:

组织:过分决策(变化过度),变化的眼光太狭窄/针对变化的区域过于狭窄,团体惯性,被威胁到的专家,被威胁到的势力,涉及改变资源的分配分部

个人:习惯,安全,经济方面,对于未知的恐惧,缺少认识认知,社交(圈)因素

组织:
过分决策:员工系统,工作定义/描述,评估和奖励系统,组织文化

变化区域过于狭隘:不考虑到其它方面,过于片面

团体惯性:各个团体内存在的标准/潜规则

被威胁到的专家:专家人员被移出该专业领域(工作变化)

被威胁到的势力:瓦解/稀释权力集中的决策人

资源分配分布:临时的帮助需求

个人:
个人习惯:任务被改变

安全:任务被改变或者被要求报告人际关系

经济因素:薪水/利益变动

未知的恐惧:新工作,新上司

缺少认知和意识:未被通知/有准备的情况下被隔离开

社交因素:团体潜规则

一个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对于每个变化计划,都存在支持和反对的两股势力,如果反对的势力过于太大,即使该变化是正确/被需要的,仍会由于过大的阻力而产生负面效果,成为一个失败的决策。
成功的组织变化需要注意的关键:

•考虑全球因素 针对全球的文化和大环境效应思考和考量

•对于组织要有全盘的眼光和布局,利于变化更顺利地产生在社交系统和文化中

•以小规模的变化作为开始  初期阶段专注于细节并收集有力证据来说服阻力人群

•保障管理高层的支持   

•鼓励那些乐于参与变化计划的人   

•加速促进交流   

•奖励那些对于变化作出贡献的人

组织行为学专题 第11章:交流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7-14 13:28:20

组织结构内的交流

交流的定义:

•2个或以上的团体进行信息交换和分享的社交过程。

•2个或以上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信息分享,达成通识。

•传递信息。


字面上的定义,如果需要解释的可以往下看,如果往下看了还是需要解释的请回复我。

交流的方式

•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

•非言语(表情,肢体动作等)


“哈?这是常识谁都知道。”且慢,往下看你会发现新的东西。

 

交流对象的分析和选择

•听众(现场或非现场):在你面前或者电话那一头?
•信息的性质(急切性和私密性):“现在必须回复我!”和“悄悄话”
•传递的代偿:时间成本,一通电话和一封电子邮件或者一发短信息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个手发信息和两手并用的速度也是不同的。(笑)
                     情绪与感觉,说多了会累,说多了还不懂会烦。等等

书面语言交流包括:

信件
办公备忘录
电子邮件
报告
手册
表格

口头交流,包括:

声调语调,语速和声音大小的变化

得到反馈的概率:例如“你丑!”会得到沉默或者“你才丑!”的不同反馈。

非言语交流,包括:

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

环境因素:古人有云:言须合时宜。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举动。例如别人明明过生日,你跑去给别人烧香,就叫不合时宜。例如美女给你抛媚眼,你低头玩手机,就叫不合时宜。例如你在四月一日愚人节向对方表白,那就叫含蓄的合理暗示。

 

非言语交流,深入:

肢体动作:下意识的举动提供的信息意义,表明兴趣关切度和相对认知状态的不同。

辅助语言:语速声调,声音情绪(喜怒哀乐)可以改变字面上的意义而转而表示其它意义。

面部表情:表达情绪

距离:文化上的差异,能够表示兴趣关切度和状态


近体学,空间关系学:研究个体观念在空间上的关系(安心/舒适距离):和你说话的人如果保持一个胳膊的距离可以表明是通常对话,如果他说着说着越凑越近那就是有非分之想。

身势学; (研究体态语言的学科) 人体动作学,举止神态学

目光学:眼神交流和表面态度       

触觉论:肢体接触表达的态度       例如:喜欢你就轻拍,讨厌你就重扇。

嗅觉论:通过气味来传递信息       例如:飞机上你旁边的美女突然喷香水,有两种可能:1.你身上有异味。 2. 她想要引起你的注意。
1968年Albert Mehrabian的“没有语音的交流”理论研究:

7%:话语字面意义能传达效果的比例        例如:你一边说“是的”,一边摇头,表达的效果为0.

38%:说话方式能传达效果的比例      例如:你发个短信表白:我爱你,和在美女耳朵旁悄悄说:我喜欢你,和在女生宿舍楼下大喊:XX我爱你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发短信表白的,是最愚蠢的做法,请用心选择浪漫一点的方式。

55%:面部表情能传达效果的比例      例如:你含情脉脉地表白,别人就知道是真的,如果面无表情地表白,别人认为你是在耍他。以后想到更多恰当的例子我会补充在这里。暂时只写这么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口头交流方式
优点:速度和反馈             
缺点:信息失真/衰减        例如:你是夹舌头或者结巴子

书面交流方式
优点:有形并可以验证
缺点:耗时和缺乏反馈

非语言交流
优点:通过表现可观察的表情和感觉来支持和加强其它交流方式      例如:你一边说我爱你一边拥抱
缺点:肢体语言的使用不当造成接受信息对象的误解                       例如:你一边说我爱你结果唾沫星子喷对方一脸

交流,深入说明:

重点在于你怎样表达而不是表达的内容:
例子1.“你愿意和我约会吗?”
“不……我想我不愿意。”    这叫口是心非,小子你的机会来了!
      “不!我不愿意!”       这叫直截了当地拒绝。

例子2. 每个人都要离开这里。
       每个人都要离开这里!

或者用这样的书面形式表达:每个人都要离开这里!
交流的过程:信息发出者—》信息—》编码—》传输媒介—》接收者的解码—》接收者

信息发出者:个体/团体/组织对于对象怀有兴趣
编码:信息发出者的想法通过信息编译后作为传递的内容

传输/媒介:编译后的有形符号信息通过媒介作为通道传达给接收者

解码:接收者通过对有形符号信息的解码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的信息

接收者:个体/团体/组织对于有形符号信息进行解码

反馈:接收者返回给发出者表明收到信息

噪声:造成信息失真的干扰因素

大家都知道电话,手机,电脑吧?这些东西都是根据信息理论发明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根据输入的信息,编码成有形符号成为人类能够看得懂的东西。语言,非言语交流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家可以“格物致知”,“以此类推”,新东西就是这样出来的。


组织内部交流:

媒介:经理人员和其手下人员能够通过选择良好的媒介成为有效的交流者来传达每个信息----不存在最佳的媒介。



例如本论坛就是旨在促进大家交流,减轻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促进讨论,研究解决和优化方案等等。

组织内部交流:

噪声:任何干扰交流过程导致信息失真的因素      例如:你在打电话,你小孩在旁边看喜羊羊,音量还是34.

噪声的种类:环境噪声,媒介,目标,个体差异,观念,偏见。 例如:你在地铁里信号不好,你在电梯里没信号。

交流的形式

交流丰富程度:媒介能够包含的信息量  例如:你手捧999朵玫瑰在女生宿舍楼下大喊和发短信表白的信息量差异注定巨大。

交流保留度:发出者和接收者所持有的理解程度    例如:你本来想说我喜欢你,结果说出来的是”我最讨厌你!” “你到底想说什么?”

交流的有效性:

信息过滤:发出者把自己原有的意思经过缩减变成利于接收者     例如:你想说她很可爱但是有时很任性,本意是重点说她可爱。。其实你说她可爱就可以了。     

选择认知:接收者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个人观念来理解发出者的信息    例如:你说她很美,“你是在讽刺我吗!!?”

信息过量:发出者的信息超过了接收者能够处理的程度    

情绪:接收者会根据发出者的情绪来定义自己的理解    例如你大吼“又便秘了是不!还不早点睡!”对方一定会讨厌你。

一词多义:

用词合时宜。不管哪一种语言都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例如你说:“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女神,一百年也别来无恙!”“你别来,我就无恙。”

交流的极品属性:流言
流言现象很难被管理措施来控制。

流言是为发出流言者的个人目的服务的。

流言比正式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相信。

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流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眼见为实,切莫中招。

善于表达同时善于倾听的人才是真正善于交流的人,很少人能做得到,你做到了吗?

如何成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1.        请把注意力集中在说话的人的身上。不要敷衍。
2.        对说话的人表示情绪和认知上的共鸣(同情/愤怒等)
3.        请坚持保持集中在说话的人身上,因为很容易开小差。
4.        请把你的意见保留到对方把话说完以后再表达。你再思考自己的意见时不能听到和理解到对方将要说的内容。
5.        双向交流。将对方说的内容翻译成自己的版本再说给对方听,作为反馈和增加交流。
6.        在倾听的过程中请作出合时宜的举动,例如点头,微笑等。
7.        学会忍受沉默。例如:你是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提问给他们时,要学会忍受沉默,耐心等待并观察学生是否在思考,是否能够将要给出回答等等,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忍不住而放弃等待。开会也是同样的道理,记得忍受沉默来给予别人思考的时间。

 

组织行为学专题介绍 序章:人类的秘密,你不知道的世界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7-14 13:13:24

为什么作为管理学问,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为做生意就是和人打交道,如果不能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便不能作出正确或者最有利的决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类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生物,在理性中自律,在感性中挣扎。所以有时答案就像算术题一样显而易见,而有时却苦思冥想却深陷其中不得其解。
 
电脑的原理,部分来自对人脑的研究。

人类大脑从信息源获取输入信息,经过大脑思维处理产生和发出对人类身体部位的各项指令。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但是为什么会有不同?

作为个人思维方式的处理因素,包括上图这些方面。

正式这些因素的微小或巨大差异,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每个人。 
 
这里我将介绍一个大家模糊认识得到却不清楚的概念:从众心理。

从字面意思大家能够大致明白,人类是社会型动物,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交流是人类的灵魂。

关于组织行为学的讨论,我将在以后对于每一章作深入介绍。这里举2个例子来形容一下从众心理:

1. 某个人为了加入某一组织,改变/迫使自己满足这一组织的要求而去约束/说服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组织的理念和要求统一。

2. 每个人都不愿意别人认为自己是傻瓜,即从行为上,每个人都会避免去做常人看来是与众不同/特殊/极端的行为。
 
 
 
 
音乐的作用对于人类思维是巨大的,它可以缓解压力,塑造情绪等。请不要忽视音乐的作用。
 
 
宗教的意义有很多,有多少派别就有多少意义。

那么人为何传教?为何信教?  
 
 
 
 
由于人类大脑,个人思维模式的不同,造就的个人观念也就不同。


例如:


有的人喜欢宠物,有的人却害怕猫狗。即使是同一个事物,也会有盲人摸象一样的各种区别和看法。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ABC理论:


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怎样做得更好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6-1-9 4:47:05

怎样做得更好---官总寄语
什么是“专业化”?
在塞德那公司,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
1、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2、        如何去做?
3、        怎样做得更好?

“你是做什么的?”也就是说你是做“工程技术”的,还是做“财务的”,或者是“生产管理”,也或者是做“车工”、“钳工”、“仓储”的,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是一个最基本的,“专业化职业定位”,但还不是“专业化”。你应该了解你的“职责”,也就是你要领会什么是你的“职位说明”,即完成此“职位”工作,你应该是有基本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比如说,你是一个医生,你就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否则你就是一个糊弄人的“庸医”。知道了自己的职业和掌握了职业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你有了基本的谋生手段但还不是“专业化”人士,你还要经常的问自己 如何做的更好。这不仅仅是你在职业上有更高的物质或者精神上期待,也是“专业化”的基本要求。只有不断地、主动性的改进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方式,你才能在职业发展上,为达到新的目标而主动性的回顾反思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才会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一旦你在工作中,感到“轻松、无压力”或者“无激情”、“无成就感时”,就给自己一个问题“怎样做得更好?”


官华明

我们的使命

 

发布单位:塞德那   发布时间:2010-8-16 15:09:21

优化全球资源,长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可信赖的工业产品和服务

24小时服务热线:17786573414 为您竭诚服务

版权所有 © 塞德那公司   鄂ICP备12017950号-1